中药名
大豆黄卷。
别名
大豆卷、黄豆卷、大豆蘖、黄卷、豆蘖、黄卷皮、菽蘖。
英文名
Fermented Soybean Sprout.
来源
大豆黄卷来源于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 (L.) Merr.的成熟种子,通过特定的发芽处理方法制成。
植物形态
大豆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,株高达30~90厘米,直立或斜升,茎直立或稍攀缘,被黄色长硬毛。叶为三出复叶,互生,小叶卵形至椭圆形,顶端渐尖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,边缘具细锯齿。花白色或淡紫色,簇生于叶腋,蝶形花冠,雄蕊10枚,2体,雌蕊单生。荚果线形,成熟时呈黄褐色,内含种子2~4颗,种子圆形或椭圆形,表面光滑,颜色多样,常见的有黄色、绿色或黑色。
产地分布
大豆原产于中国,现已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。在中国,主要分布在华北、东北、华东及西南地区。由于其适应性强,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种植。
采收加工
大豆黄卷的制作通常是在秋季大豆成熟时进行。首先选取饱满的种子,清洗干净后,用冷水浸泡至外皮微皱,然后放置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,保持湿润,促进种子发芽。当芽长至约1厘米时,将其取出晾晒至半干状态,防止脱壳,然后再彻底晒干即可。
药材性状
本品为椭圆形或肾形,表面呈灰黄色、黑褐色或紫褐色,无臭,味淡,有油腻感。种子皮黑褐色或紫褐色,有横向皱纹或纵裂,多数破裂,露出黄白色的子叶。子叶两片,肥厚;胚根细长,伸出于种皮之外,长5~10毫米,极弯,淡褐色,硬脆易断。
性味归经
依据中医理论,大豆黄卷性平,味甘。归脾经、胃经、肺经。
功效与作用
大豆黄卷具有透邪解表、利湿解热的功效。适用于湿温初起、暑湿发热、湿痹、筋挛、骨节烦疼、水肿胀满、小便不利等症状。因其能清解表邪,分利湿热,故常用于湿热病证。
临床应用
大豆黄卷可用于治疗湿温初起、湿热不化、汗少、胸痞、水肿胀满、小便不利、湿痹、筋挛、骨节烦疼等症状。常用量为6~12克,煎汤服用。对于夏季湿热较盛时期,大豆黄卷尤为适用,可以帮助清除体内湿热。
药理研究
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大豆黄卷含有大豆异黄酮、大豆皂苷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,这些成分对人体具有抗氧化、抗炎、降脂等健康益处。此外,还有研究指出大豆黄卷具有抑菌和抗病毒作用。
化学成分
大豆黄卷主要含有大豆异黄酮(如染料木素、大豆苷等)、大豆皂苷、蛋白质、脂肪酸以及其他微量营养元素。
使用禁忌
脾胃虚寒者慎用。由于大豆黄卷性偏凉,体质偏寒或脾胃功能不佳的人群在使用时应谨慎,并最好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。
配伍举例
①治湿温初起:大豆黄卷10克,藿香10克,佩兰10克,茯苓15克,滑石20克,黄芩10克。煎水服。
②治暑湿发热:大豆黄卷12克,白扁豆10克,薏苡仁15克,薄荷6克(后下),滑石20克。煎水服。
③治湿痹筋挛:大豆黄卷15克,独活10克,川芎10克,桂枝10克,甘草6克。煎水服。
④治水肿胀满:大豆黄卷10克,茯苓皮15克,猪苓10克,泽泻10克,白术10克。煎水服。
⑤治小便不利:大豆黄卷10克,车前子15克(包煎),滑石20克,木通6克,甘草梢6克。煎水服。